秦始皇兵馬俑,中間土堆至今無人敢動,原來還有這樣的用處
- 來源:
- 藝網資訊
- 發布時間:
- 2021-12-28 08:43:03
- 分享至:
摘要:秦始皇兵馬俑,中間土堆至今無人敢動,原來還有這樣的用處

提到兵馬俑,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,龐大的規模,精細的形象,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,在兵馬俑坑里,兵馬俑中間都有著土堆隔開,而在考古隊進行考察時,也沒有將這些土堆挖開。那么,這些土堆到底是有什么作用呢?為什么沒人敢動呢?
01“承重墻”
提到這些土堆的作用,那就不得不承認,古人的智慧真的是無法估量。眾所周知,建造兵馬俑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,所以建造過程中,人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才能避免抗體塌陷,才能在十分隱蔽的情況下保護兵馬俑不受損。因此,在當時材料稀缺,知識有限的情況下,古人們單憑自己的智慧,便想出了一個建造承重墻的解決方法。這里所說的承重墻,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土堆。這樣的處理方法,其實在古代帝王的陵園之中都是很常見的。在兵馬俑的坑內,每隔三米古人們就會建造起這樣一道東西向的承重墻,將兵馬俑隔開排列,之后再在上面用棚木蓋好,用土填充。
02 兵馬俑的“守護者”
根據真實歷史文獻記載,秦始皇陵曾經遭到過焚燒。當時項羽路過秦始皇陵,由于太憤恨,一氣之下就放了一把大火,如若不是這些土堆做了兵馬俑的“守護者”,估計兵馬俑也不會保留的像現在這般完整了。
03 區分兵種
我們都知道兵馬俑被稱為“世界八大奇跡之一”,工程浩大,十分繁復。兵馬俑的種類也也不在少數。從身份上區分,主要分為士兵與軍吏兩大類,而在軍吏之中又有低級,中級,高級之別。雖然服飾、樣貌、所執兵器都大不相同,甚至在制作之時都精細到了臉型、身材、表情、眉毛,但如果都放部放在一起,也難免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,極難分清。因此也有人認為,承重墻的建立,也有著區分兵種的作用。這使得整個兵馬俑顯得井然有序,后世參觀者在參觀之時,也更加容易辨認、區分。
04 確保文物完整度
之所以考古學家在對這一歷史文物進行勘察研究之時,沒有將土堆挖開,珢伊認為大致原因如下。其一,雖然這些土堆相對于兵馬俑來說并不出彩,也顯得沒那么重要,但實際上還是整個秦始皇兵馬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千百年來便是如此,那么出于對歷史文物的尊重,也就不會進行挖掘了。其二,這些土堆能夠更好的對兵馬俑起到保護作用。
結語
其實,對土堆的保存十分重要。珢伊認為,這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加完整的認識、了解過去古人們的智慧,也是對于先人、對于歷史的最大尊重。大家認為呢?